翠玉白菜被人們稱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招牌
,陳列在博物院三樓正門入口處
,每天,都會有不少游客爭相在這里駐足
、觀看,翠玉白菜高9.1厘米,寬5.0厘米,長18.7厘米,是一塊難得的翡翠美玉。它的特別之處在于他是由一整塊半百半綠的翠玉運用玉料自然的色澤分布雕刻而成,綠處雕做菜葉,白處雕做菜幫,在綠色最濃之處還有兩只栩栩如生的蟈蟈。流傳自今的翠玉白菜被人們賦予了神秘的傳奇身世。其中,最傳奇的...
翠玉白菜被人們稱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招牌
,陳列在博物院三樓正門入口處,每天
,都會有不少游客爭相在這里駐足、觀看,翠玉白菜高9.1厘米,寬5.0厘米,長18.7厘米
,是一塊難得的翡翠美玉
。它的特別之處在于他是由一整塊半百半綠的翠玉運用玉料自然的色澤分布雕刻而成,綠處雕做菜葉
,白處雕做菜幫
,在綠色最濃之處還有兩只栩栩如生的蟈蟈。
流傳自今的翠玉白菜被人們賦予了神秘的傳奇身世
。其中
,最傳奇的說法與慈禧太后有關,因為有 人說
,這顆翠玉白菜是從慈禧墓中盜出的
。1928年春夏之交,北伐戰(zhàn)爭行將結束
,此時震驚中外的東陵盜寶案發(fā)生了
,軍閥孫殿英率部炸開了封閉慈禧墓的石 門,將慈禧太后隨身的珍寶洗劫一空
。
而據(jù)《愛月軒筆記》記載
,慈禧死后,身邊便放有極為名貴的翡翠白菜
,所以
,后來就有人猜測,臺北故宮收藏的翠玉白菜是清東陵慈禧棺木中之物
。東陵盜寶案給翠玉白菜的身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
而其實
,此白菜非彼白菜,原來早在1925年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的時候該翠玉白菜便給展覽編冊。它其實一直都藏在北京故宮的永和宮內。
據(jù)說這顆翠玉白菜出自清朝一位天才的藝人之手,而且
,是畢生嘔心瀝血之作。那到底他是如何給 發(fā)現(xiàn)的,他的主人到底是誰呢?據(jù)記載,在發(fā)現(xiàn)那個翠玉白菜的永和宮原是清光緒皇帝一位皇妃的住處,這位皇妃正是后來給溥儀皇帝封為端康皇貴太妃,也是后來 幫助溥儀偷盜故宮國寶的瑾妃。
也就是說,瑾妃是翠玉白菜的主人
。而提到瑾妃就不能不提到另一個受到光緒皇帝寵愛的珍妃
,珍 妃天資聰穎,支持光緒皇帝維新變法
,1898年慈禧發(fā)動政變幽禁光緒
,珍妃也遭到囚禁。1900年
,八國聯(lián)軍侵占北京
,慈禧倉皇出逃前迫使年僅25歲的珍 妃投井自盡。收藏翠玉白菜的瑾妃正是珍妃的姐姐
,她能到翠玉白菜也和珍妃有關
。
瑾珍二妃在1889年被入選宮中,其父為姐妹倆各準備了豐厚的嫁妝
,瑾妃愛財就給她許多金銀財寶
,妹妹珍妃不愛財,陪嫁的箱子里面全是書
,其父就把這件翠玉白菜作為補償給了珍妃
。
當瑾妃發(fā)現(xiàn)嫁妝中沒有翠玉白菜就大吵大鬧起來,看到姐姐吵鬧
,本來就不愛財?shù)恼溴谑呛蹙桶堰@件寶貝給了姐姐
。這顆作為嫁妝的翠玉白菜帶著父母對女兒的期望就進了清朝皇宮。
翠玉白菜的造型象征著女子清白剛烈的貞潔
,菜葉上停留的兩只昆蟲是寓意著多子多孫的蟈蟈
。雖 說翠玉這個材質與白菜造型始風行于清中晚期,白菜與草蟲的題材在元到明初的職業(yè)草蟲畫中
,屢見不鮮
,一直是受民間歡迎的吉祥題材
。除此之外,包心葉類的蔬菜也曾被唐代詩人杜牧用來做為政治環(huán)境惡劣
、懷才不遇的隱喻
,在文人畫的傳統(tǒng)中,亦被引用來作為繪畫的主題
,以表述類似的心情
,暗諫為政者的昏庸。不過相信無論是此位宮廷作坊中的工匠
,或是之作翠玉白菜的玉匠
,都只是發(fā)揮創(chuàng)意,巧藝
,為順應贊助者的喜好而創(chuàng)作
,但是由于并未留下相關的資料記載,也留給觀者 更多想象的空間
。
-
不要再問翡翠價格多少錢一克!否則就準備挨宰吧!
翡翠市場魚龍混雜
,先不說假貨橫行的現(xiàn)象,就算是翡翠A貨 ,價格虛高的宰客情況也不少見。對于翡翠來說,從來沒有統(tǒng)一指導價的說法的。某些不良商家判斷出顧客是新手后,就會大幅度提高翡翠的價格。那么什么情...- 瀏覽:1736次 評論:0條
- 2021-04-22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