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知識選購中種水色工之一的翡翠的工
翡翠作為如今最受大眾喜愛的珠寶之一
,它的市場走勢是一路上升,每年緬甸都有90%的翡翠銷往我國,市場上翡翠制成的產品也是越來越多樣化,有項鏈、吊墜、耳墜、手鐲、手鏈、簪子、胸針以及各種擺件等,了解翡翠常識的都知道,鑒賞翡翠主要是從種、色、水、工四個方面來考慮的 ,其中工就是指雕工。翡翠工藝的好壞對翡翠的價值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如果一塊上好的翡翠雕工粗糙
,沒有靈氣,那么它的價格也會大打折扣
,相反
,一塊普通的翡翠雕刻好了,而且有效的利用了它本身的瑕疵
,可能會使它的價值大翻身
。
要講清鑒賞翡翠時怎樣看翡翠的工藝,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講
。一方面強調翡翠工藝的精美
,另一方面強調翡翠工藝的簡潔。這兩者看似矛盾
,但同時成立
。
一件完美的玉雕作品,除了玉本身玉質美之外
,造型美也十分的重要,而且講究造型與翡翠的協(xié)調。玉雕的技法有很多,包括了圓雕
、浮雕、透雕、鏈雕、雙溝展法、鏤雕、俏色等。它是指對玉雕作品的形象與空間的處理方法,主要體現為消減意義上的雕和刻,通過減去廢料,從外向內一步步將形體挖掘顯示出來的技藝和手法。玉雕作品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玉雕的技法通過代代相傳,在時間的流逝中,人們不斷的繼承、改進,創(chuàng)新,時至今日,玉雕技法已經是幾乎完美。現在,我們就一一深入了解玉雕的各個技法
。(一)圓雕
圓雕
,是三維立體雕刻,是藝術在玉雕作品上的整體表現,又叫做立體雕或者圓身雕。圓雕的雕琢形象為完整的立體狀,這種形態(tài)要求雕刻師必須從前、后、左、右、上、中、下進行全方位的雕琢
,可以讓觀賞者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到玉雕作品的各個側面
,如同一件實物。
(二)浮雕
浮雕
,是半立體的雕刻作品,是指在玉料表面雕刻有立體感的圖像;是繼圓雕后出現的一種裝飾性的雕刻手法。圓雕能夠從全方位查看玉雕作品的立體感,而浮雕只能從前方表現圖案的半立體感,作品的后面則是貼在玉料上或者根據玉料的情況粗略的雕刻。浮雕是圖案凸起來,就是挖去非圖案部分的玉料,分為淺浮雕與高浮雕。
淺浮雕利用減地方式
,挖掉線紋或者圖案外廓的底子,造成線飾凸起的效果,層次單一,內容比較簡單,平面感強,接近繪畫形式。高浮雕是挖削底面
,形成立體圖案,加上陰線紋塑形,層次豐富,內容復雜,接近圓雕模式。高浮雕最先出現于戰(zhàn)國,到了明清開始流行。(三)透雕
透雕是指將凸起的物象部分保留
,背面部分局部鏤空。透雕、鏤雕與鏈雕三者的共同性是都具有穿透雕刻的特點,區(qū)別在于透雕是在浮雕的基礎上,將背景部分鏤空,背面大多使用插屏的形式來表現。透雕有單面透雕和雙面透雕兩種
。單面透雕是只刻正面,雙面透雕則是正反兩面的物象都雕刻出來
。透雕與鏤雕
、鏈雕的本質區(qū)別在于,鏤雕和鏈雕無正反面之分
,是360°全方位的雕刻
,屬于圓雕技法;而透雕是浮雕技法的延生
。
(四)鏤雕
鏤雕也叫做鏤空雕
,是指把沒有表現物象的部分掏空,只保留表現物象的部分。鏤雕的主要特點為表現物象的立體空間層次感
,是在穿孔的基礎上發(fā)展來的
。鏤雕難度大,對石料的要求
,雕刻的刀法
,雕刻師的技藝有很高的要求;鏤雕的石料要質細性純
,鏤空的部分不能有任何的裂紋與砂格
,不然容易斷裂。
(五)鏈雕
鏈雕是指把一整塊玉材鏤空雕琢成一條活動玉鏈的雕刻技法
,是從圓雕技法中發(fā)展出來的
,是高難度的雕刻技法。鏈雕對玉石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玉石要質細性堅
,純而無格。在構思時,要先安排好鏈條的位置,盡量避免裂紋與砂格。
(六)漢八刀
漢八刀是指漢代玉雕工藝手法
,根據器物的形態(tài),用簡單精煉的線條進行刻畫,運用推、琢、磨、刻等雕刻手法
,是象征性的刻畫手法。此種雕刻手法的特點為粗獷有力
,剛勁挺拔
。
(七)雙溝碾法
雙溝碾法,也叫做“游絲描”或者“游絲毛雕”
,是漢代玉器中線條細若游絲的一種陰刻細線
。是用非常尖細的堅硬器物在玉器上進行刻畫,要求用力均勻
,否則會出現叉道或者若斷若續(xù)的“跳刀”
,雙溝碾法最早出現于戰(zhàn)國晚期,在漢代時得到普遍應用
。
(八)俏色
俏色是指巧妙的運用玉料上的色彩來雕刻玉器
,是玉器工藝加工過程中常用的專業(yè)術語。俏色講究因材施藝,需要雕刻師擁有巧妙的心思
,能夠將玉料本身的顏色巧妙布局
,與創(chuàng)作主題融為一體。俏色應用的好了
,往往會成為玉雕的“點睛之筆”
。
根據目前的考古挖掘,最早的俏色作品出現于殷墟婦好墓
。俏色的創(chuàng)作受料型
、顏色等因素的限制,要請雕刻師對玉石原料有著深刻的了解和高超的玉雕技術
。上佳的俏色作品難度很大
,價值也很高。
正是因為有了雕刻師的智慧與巧手
,那些深埋于時光塵埃中的玉才能煥發(fā)出奪目的光彩
,而它們這份經歷過“千錘百煉”的美,需要您去發(fā)現
,去欣賞
。
本文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