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行業(yè)的發(fā)展都經(jīng)歷了哪些階段呢 ?最早玩翡翠玩到至極的是清末民初以騰沖為主的一批老玉商
,他們?yōu)榱损B(yǎng)家糊口
,不得不到密支那開采翡翠礦
。騰沖自古就是有名的文化之鄉(xiāng),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是很大
。這批出去的玉商秉持儒家的思想
,開創(chuàng)了翡翠的輝煌
,賺到了騰沖的第一桶金,產生了四大名玉而傳為佳話
。但是
,由于是人工挖掘,所以開采量很少
,有名的場口都挖的很淺
,出場的頂級翡翠按今天的審美來說量也很少。
看看清宮留傳下來的翡翠實物就可以發(fā)現(xiàn),那時候重色
,而對水不是太重視,所以導致翡翠的歷史就是看重以“綠色”為主的一個基調
。玩的方法呢
,也是以賭石為主,直到今天云南邊境還繼續(xù)沿襲這個傳統(tǒng)模式
,擦口和蒙頭為主流
。這批翡翠界的前輩,總結了他們的經(jīng)驗
,包括老場口的一些規(guī)律
、包括今天的很多的行內術語,都源自騰沖的這個系統(tǒng)
。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的看看翡翠行業(yè)的發(fā)展都經(jīng)歷了哪些階段吧
!
上世紀60年代,國際環(huán)境趨于大發(fā)展,亞洲四小龍經(jīng)濟突飛猛進
,導致翡翠需求一度上升。而跟隨國民黨殘軍部隊李彌為首的云南籍官兵和華僑
,開始做起了翡翠和鴉片的生意
,把帕敢的翡翠毛料運到泰國緬甸的大其力和美賽鎮(zhèn)交易,之后移到清邁
,使得很多香港
、臺灣的玉商來清邁購玉賭玉,一直延續(xù)到上世紀80年代末
,創(chuàng)造了翡翠歷史的第二次輝煌“清邁時代”
。在那個時代出現(xiàn)了翡翠界的很多傳奇故事,今天緬甸的各大中介公司均是這個時代的產物
。

由于歷史的慣性 ,這個時期還是以賭石為主,還發(fā)明了一套類似幫會的手勢,只有行內人帶才可領悟其中奧秘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词^也必須熟人帶領,不然看不到什么好東西
。賭石一般都是從緬甸運寄在清邁的幾個大公司
,由這些中介公司聯(lián)系臺灣、香港有實力的老板看貨購貨
。這一時期也造就了一批賭石高手
,很多人因為賭石發(fā)了財,但是絕大多數(shù)人最后都是傾家蕩產
。因此
,賭石界有句名言:“不是石頭風險大,而是人心水太深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span>
第三個時期是上世紀改革開放后,以瑞麗 、盈江
、騰沖和瓦城為主,這一時期有一個顯著特征
,就是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導致大量翡翠毛料涌入云南邊境
,吸引人們到云南邊境采購玉石
,尤其以廣東玉雕廠、昆明工藝品進出口公司以及北京玉器廠采購的數(shù)量最為巨大
。這個時代又造就了今天廣州
、昆明、北京一批翡翠界的老前輩
。
第四個時期是03年以來以揭陽、平洲、四會為主的廣東時代,也是這個時期,翡翠才真正進入了發(fā)育期、青春期。隨著機械化開采工具的運用,越來越多的翡翠毛料被發(fā)現(xiàn),人們開始更深入的了解翡翠到底是什么?也開始了解了賭石的風險,所以定下一條不成文的潛規(guī)則,大型的交易,石頭必須切一刀。白色玻璃種的瘋狂漲價、藍水的運用以及蛋面的制作工藝的提高等,把傳統(tǒng)的觀念全部拋到了初級的邊緣,而進入了中級的階段,這個青春期,是以陽美為最高水平代表
本文標簽: